我们来简单看看英国电视史上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一个节目:《凯茜回家》。


这项研究最初是为了在托尼·加内特(Tony Garnett)于2020年1月去世后向他致敬。

最初是1966年BBC的一个电视节目,《凯茜回家》深刻影响了英国六十年代人们对无家可归人士的态度和低收入人群的待遇,探讨了在大城市沦落为无家可归后的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


《凯茜回家》由肯·洛奇(Ken Loach)执导,是加内特与洛奇合作的多个项目之一。这些项目往往涉及真实、棘手的社会-政治问题,在当时常引起BBC的不悦,并在评论家和评论员中掀起轩然大波: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电视是否能够混淆事实和虚构,是否能够夸大政治问题,是否能够操纵观众的看法等等。


节目的播出非常及时:第一次播出无意间恰好在英国最大型、最知名住房慈善机构Shelter成立的几天前。自那时起,它对无家可归人士的全方位观察就常被帮助无家可归人士的慈善机构所引用,对公众态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对慈善机构的成功运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英国电视确有一个黄金时代,而不只是对其发展初期的浪漫回忆,那么《凯茜回家》代表了当代剧情片的巅峰……但我们不应认为这个令人大为震惊的节目和同系列更早期的节目《十字路口》(Up the Junction)——都是肯·洛奇为“周三剧场”(Wednesday Play)系列制作的开创性作品——是温和的BBC想要揭露社会不公并点燃政治辩论的结果。BBC的高层们并不想播出这两部可能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且最具争议性的电视片,洛奇和崭露头角的制片人托尼·加内特的欺瞒和密谋才使得它们出现在屏幕上。


《凯茜回家》讲述了一个家庭因无家可归而分崩离析的故事,引发了公众的愤慨。而在这之前的1965年,《十字路口》则描写了工厂女性、粗鄙的语言和非法堕胎的种种场景。公众一片哗然,玛丽·怀特豪斯(Mary Whitehouse)指责BBC将“滥交表述为常态”。


加内特当时是“周三剧场”的剧本编审,后来承认他在制片人詹姆斯·麦克塔格( James MacTaggart )度假期间策划了《十字路口》……“目的,“洛奇说,“是创造一种真实感,并在剧情片中找到工人阶级的声音,确立他们的中心地位——他们并非女仆和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边缘人物。”


加内特知道麦克塔格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不满。“在吉姆度假回来之前,我们进行得很顺利,投入了不少的金钱和资源,”加内特说。“我知道他会憎恶它,因为其中争议性的內容,他不会想要制作这部电视片。“对于那时的BBC,片中年轻女性的语言和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有点过于前卫。


这部电视片的纪录片风格打破了界限和BBC的传统,洛奇和加内特受他们所推崇的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用手持16mm摄影机的先锋拍摄手法带给人一种生动的真实感。


加内特在《十字路口》播出后成为了一名成熟的制片人,发现自己在与BBC内外的反对声音作斗争,但他和洛奇最终赢得了他称之为”一场非常血腥的战斗“的胜利,使得大部分的电视片拍摄能够在外景现场进行。即便在休·格林(Hugh Greene)任总导演的自由时期……也有一些难于打破的障碍,但洛奇认为加内特非常擅长于“走廊政治”。


1966年11月《凯茜回家》播出后,二人巩固了他们的专业合作关系以及他们通过《十字路口》如此艰难建立起来的工作方式。任何认为第一部片子为电视带来前所未有影响力的人都会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冲击毫无准备。洛奇已经表明,小荧幕剧情片的新模式可以与英国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反应热议的时事话题。现在,通过《凯茜回家》,他证明了电视可以加速变革。


这部电视片讲述了年轻女子凯茜的故事,她搬到伦敦,遇见了雷格(Reg),生下了两个儿子。雷格在一次事故后丢掉了卡车司机的工作,他们和他不友善的母亲一起住在伊斯灵顿,搬到一处肮脏的公租房后被驱逐出来(在这个场景中,当门被钉死时,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后来一次纵火袭击又将他们从一个篷车营地中赶了出来,社会服务应急住所——一所老鼠肆虐的旅社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避难所。雷格与他的家人分开,而此时的凯茜刚生下一个小女孩,最终出于对大儿子未来的考虑将他托付给一位朋友照看。


《凯茜回家》的最后一幕仍是电视史上最难忘的一刻,它所带来的震撼和真实情感给了观众重重的一击。凯茜和她三个孩子中的两个(其中一个由怀特的儿子斯蒂芬扮演)一同站在伦敦的利物浦街车站,社工走向他们并将两个孩子拽走,送去福利院。他们的哭喊是真实的,怀特(凯茜的扮演者)的歇斯底里也是真实的——这是洛奇展现才华的最早实例之一,他能让演员释放出自然的反应。


尽管批评不断,这部电视片播放后随之而来的情感浪潮不仅仅推动了专为帮助无家可归人士的慈善机构Shelter的成立,它所引发的公众和政治愤慨也促成了新的国家住宅建设项目的出台以及市政委员会放弃让丈夫与他们的家庭分离并将无家可归的儿童送去福利院的政策。


然而,洛奇后来反思他错失了一次良机,意识到这部电视片在个人悲剧的背景下提出了一个社会问题,但却没能指出其背后的政治原因,使得各个派系的政客都将其作为自己名义上的一项事业。“这部片子对人们应当做些什么没有提出任何建议,”这位导演说,他后来的政治意图变得更为直接。

来源: "Cathy come home: The true story behind Britain's most famous TV drama", The Independent, 3rd November 2006. [阅读原文]